醫學研究

「院外心臟停頓 (OHCA) 存活率」研究  新聞發佈會 (2022年)

新聞稿 即時發佈

                                                                                       「 院外心臟停頓( OHCA )存活率」研究 新聞發佈會

                                                                   香港首個採用長達 3 年病例數據的 「院外心臟停頓存活率」研究

                                          年輕人及時使用 自動體外 心臟除顫器 存活率提升近 10 倍 八大潛在策略提高存活率

(2022年6月15日) 院外心臟停頓(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簡稱「OHCA」)是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若對突發性院外心臟停頓患者,延遲每分鐘施行心肺復甦法(CPR)或以公眾可使用除顫器(PAD)1 進行急救,其存活率將下降7-10%。為了解香港院外心臟停頓的患病率及存活率,遺傳性心律基金會(心律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的研究團隊合作展開香港首個採用長達3年病例數據的「院外心臟停頓(OHCA)存活率」大型研究研究主要目的是暸解香港40歲或以下患院外心臟停頓(OHCA)年輕患者的患病率及其存活率,並找出提高此特定群組存活率的因素。

香港整體院外心臟停頓(OHCA)存活率低

團隊分析本港201712月至202012月期間22,014個院外心臟停頓病例,其中21,617宗病例死亡。當中識別出共82940歲或以下OHCA病例,只有35宗(4.2%)個案能於出院時存活。更甚者,40歲或以下的OHCA患者中曾接受過心肺復甦法(CPR)或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分別只有34% 6.8%

本地年輕人每2日出現1.5OHCA病例

是次研究項目共同負責人及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助理教授(研究)徐幻博士指:「現時的醫學研究普遍關注整體的病發和存活率,對年輕患者所知有限。是次研究範圍同時聚焦40歲或以下的年輕人,是全球同類研究中首次關注的特定群組。」理大的研究發現,年輕群組於2017年底至2020年期間平均每2日出現1.5個病例。

另一位項目共同負責人、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副系主任及教授符少娥教授表示:「研究得出,入院前分別使用心肺復甦法(CPR) 或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入院時的存活率從15% 分別明顯提高至24.8% 44.6%;與此同時,當在事故現場施行CPR AED時,出院的比率分別從大約2% 分別大幅提高到9.2% 25%。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能夠及時接受AED急救,OHCA 年輕患者的存活率將提高至10 倍。」

符教授又說,整體而言,年輕OHCA患者只有17.7%送抵醫院時仍有生命跡象,而最終可以出院的只有4.2%。年輕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1

 八大潛在策略提高存活率

遺傳性心律基金會顧問急症科專科醫生蕭粵中醫生認為「與亞洲其他發達國家或地區相比,香港OHCA整體存活率只有1.8%,比率相當低;全港AED的數量亦嚴重不足,相距近120倍(與日本對比,香港為5,000部,日本為61萬部)。調查結果證明,如果患者盡快施行CPR AED 急救,存活率可急升10倍。相反若患者未能及時得到治療,每過1分鐘,存活率便會下降7-10%。」蕭醫生重申「公眾需要認識急救的重要性,普及心肺復甦法(CPR)及自動體外除顫器(AED)更是刻不容緩。」

為提高院外心臟停頓(OHCA)存活率,蕭粵中醫生提出八大策略建議:第一,透過公眾教育使大眾加以留意個人心臟健康及警號,減低OHCA發生風險;第二,透過納入CPRAED等急救知識至中學及大學必修科,提高公眾對急救知識的認知;第三,建議政府實施《好撤瑪利亞人法》(俗稱:好人法)消除公眾對施行急救的疑慮;第四,建議政府訂立資助政策支援戶外、公眾場所及公/私營屋苑需安裝更多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借此提高人均AED配置比例;第五,建議統一AED標誌,以便公眾易於識別AED的位置;第六,以消防處「AED 睇得到用得到」網頁為藍本,建立手機應用程式版本,可隨時瀏覽及知道AED 位置以便大眾可迅速提供協助;第七,建議政府推行建立AED 登記制度,公眾可取用的AED均需進行登記;最後,建議政府建立OHCA登記資料庫,統一整合OHCA急救狀況、人口狀況、事發地點、存活率等。

OHCA患者親身體會急救的重要

曾經歷院外心臟停頓的患者Tommy Fung表示:「凌晨事發時自己突然失去知覺,太太描述自己當時身體僵硬,呼吸一度停止。有幸,太太與救護員保持通話,對方教導未曾學過急救的太太施行心肺復甦法(CPR)。救護員到場後立即為我施行AED,在沒有自主呼吸超過20分鐘的情況下送抵醫院。」他希望大眾不要輕視急救的重要,及時施行急救能救回家人或身邊人的一命。

心律會提倡了解心臟預警訊號

院外心臟停頓的成因有很多,能導致表面上健康而又未診斷的年輕人突然猝死,而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是其中一種可能。預防勝於治療,為預防院外心臟停頓,心律會特設「SADS 心臟專科門診」資助計劃。資助因SADS有關或不明原因心臟猝死者的直屬家庭成員,進行首次心臟科專科臨床檢查,藉此鼓勵家屬盡早進行檢測,從而減少因SADS而不幸猝死的個案。心律會呼籲市民多加留意心臟的預警訊號及了解家族病歷,若遇到心臟預警訊號,應盡快尋求心臟專科醫生協助,減低OHCA意外發生。



SADS於香港醫療研究 (2014-2015)

SADS 本地醫療研究報告已於2019年1月刊登於“Hong Kong Medical Journal”
如欲閱讀完整報告,請瀏覽: https://www.hkmj.org/abstracts/v25n1/21.htm

為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進行臨床和基因解剖及為他們的直系親屬作臨床及基因評估從而鑑定患者有否患上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

簡短研究報告 (2017年10月)

是次研究為期兩年,於公眾殮房經法醫解剖後,篩選出不明原因或患有遺傳性心肌病的年輕心臟猝死者(5至40歲)作為研究對象,為其進行基因解剖,並轉介其直系親屬進行臨床評估及基因測試。結果發現,21位心臟猝死者當中,接近三成帶有SADS基因變異。約四分一的心臟猝死個案於睡眠中猝死,其中三位猝死者的家族成員更早有猝死病史,約三成帶SADS基因的猝死者生前曾不明原因地暈倒卻沒有求醫或積極跟進。負責是次研究的瑪嘉烈醫院心臟科顧問醫生莫毅成醫生提醒:「家族猝死病史及不明原因的暈倒均為重要的SADS線索,如有上述情況,應盡早求醫,以免錯過確診及治療的黃金機會。」

同時,研究亦顯示有接受基因測試的直系親屬當中,超過五成亦發現帶SADS基因變異,需要跟進及視乎個別情況接受預防性治療。研究中負責基因測試的瑪嘉烈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麥苗醫生表示:「個案中有些家庭曾經有兩或三位親人突然猝死卻未能確認死亡原因,令在生家人大受困擾。是次研究不單可確定部份猝死者的死因,更可讓其潛在的SADS親屬按情況及早接受預防性治療,從而減低猝死風險。」是次研究應用次世代基因測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於猝死者的死因調查,首次為本地SADS提供重要基因數據及寶貴經驗,可謂本港基因研究的一項重大發展,且亦為法醫驗証、次世代基因測序的應用、遺傳咨詢、臨床評估及轉介等流程奠定了基礎。
研究背景
編寫:
瑪嘉烈醫院莫毅成醫生
項目協調負責人
-2014年-

簡介

心臟性猝死 (Sudden Cardiac Death) 是最常見的致命原因之一,它是心血管疾病引發的嚴重併發症。死亡多數來得突然,並且對其親屬和社群都有深遠的影響;「心臟性猝死」的定義為,病人因相關的心臟疾病突然死亡,通常於症狀病發後一小時內死亡。在較年長的病人當中,心臟性猝死的原因經常與冠狀動脈疾病和心力衰竭有關的,而引致年輕人(40歲或以下)心臟性猝死的原因一般包括心肌病(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和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和心臟離子通道疾病(包括Brugada綜合症、先天性長QT綜合症、短QT 綜合症和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CPVT))等遺傳性疾病。它們統稱為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udden Arrhythmic Death Syndrome),簡稱SADS。雖然解剖或可以揭示心臟性猝死的年輕患者有甚麼相關的心臟疾病,但高達30%的解剖不能確定死因,而那些心臟性猝死的年輕患者則被定為「不明原因猝死」 (sudden unexplained death)。最近,我們回顧過去5年內,於5至40歲的本地年輕心臟性猝死(SCD)解剖個案中,發現當中25%屬於不明原因猝死(SUD)。我們相信不明原因猝死個案中有不少是SADS導致的。

基於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乃遺傳性疾病,我們可循兩個途徑找出心臟性猝死的年輕患者當中有否患上SADS。第一個途徑是為不明原因猝死患者的親屬進行詳細的臨床及目標性基因檢測。過往從這個途徑作出的研究當中,顯示約有40%的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人個案中可能是SADS導致的。但是,因為某些基因突變可導致不同程度的發病,甚至隱藏,這個方法未必有效用。第二個途徑是為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人進行基因解剖,就SADS作死後基因檢測。美國 Mayo Clinic 就基因解剖作的劃時代研究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不明原因猝死個案極有可能是心臟離子通道疾病病理性突變的宿主。因此,同時為在世親屬作心臟評估和為不明原因猝死患者進行基因解剖,理論上應該有更大機會找出不明原因猝死的成因。鑑定不明原因猝死的成因至少兩個重大的臨床意義。 第一,鑑定死亡原因會對家人帶來重大的影響,因他們會了解到為什麼他們的子女或配偶突然死亡。第二,鑑定不明原因猝死的遺傳性成因後,相關的家庭成員也可透過基因測試和臨床篩檢儘早發現有否患病,並及早接受治療性和預防性治療,最終目標是從而減低猝死風險。

現時,我們在香港並沒有為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之下的心臟性猝死或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人個案作出研究或是搜集數據。香港只有很少為不明原因猝死患者進行基因解剖的經驗。法醫官或公立醫院在進行法醫調查不明原因猝死的成因時並不包括基因解剖的程序。近期在瑪嘉烈醫院透過為一位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進行基因解剖並為其直系親屬作臨床及基因評估而確診 Brugada 綜合症。這項嘗試是首次在香港進行,它將會為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在本地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當中的罹病率和類型提供重要的數據。

計劃概要

計劃主題:為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進行臨床和基因解剖及為他們的直系親屬作臨床及基因評估從而鑑定患者有否患上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

研究地點: 香港

研究中心數目: 1

研究設計:
這是一項前瞻性的研究。若進行臨床解剖時發現患者有心律失常性心肌病或沒有心臟結構性疾病,並通過毒理學篩選,患者將被納入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年齡5-40歲)作研究。法醫官亦會轉介該等患者的直系親屬到研究中心接受遺傳輔導和邀請加入成為研究的對象

主要目標: 透過為本地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作臨床和基因解剖及為他們的直系親屬作臨床及基因評估,從而鑑定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是否患者猝死原因,並且釐定SADS的類型及在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及其直系親屬當屮的罹病率

其次目標:
  1. 研究於香港在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當中SADS的遺傳狀況
  2. 從不明原因猝死個案家庭中作出研究,鑑定經不同途徑診斷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的結果,當中包括 (A) 使用新一代測序技術為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進行基因解剖;(B) 為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的直系親屬進行臨床評估,及 (C) 結合為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進行基因解剖和為他們的直系親屬進行臨床及目標性基因評估
研究對象數目: 40 位心臟猝死患者和大約其 160 位直系親屬

研究對象納入期: 2 年

跟進期: 最多 6 個月

跟進: 3 個月就診跟進;若有需要,跟進期則延至 6 個月。

主要終點:
在心臟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並接受成為研究群體當中,透過為心臟猝死患者作臨床及基因解剖及為他們的直系親屬作臨床及目標基因評估而釐定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的罹病率和類型

次要終點:
  1. 在研究對象中,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基因型式。
  2. 經基因解剖而鑑定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於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的數目
  3. 為直系親屬作臨床評估而鑑定SADS的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的數目
  4. 結合兩種途徑而鑑定SADS的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的數目
  5. 不明原因猝死的年輕患者的家庭當中,SADS的遺傳模式及其臨床和遺傳特性

國際研究

其他有關突發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或心臟猝死的醫學研究和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