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作息規律、身體又健康,「猝死」二字聽似不可能發生?事實上,近年年輕人猝死個案並不罕見,即使是運動健將也有機會遭「死神」突襲。心臟科專科伍諾行醫生指,雖然惡性心律不正為猝死最常見成因,但並非所有心律不正類型也會誘發猝死,心律不正患者不需因此遠離運動。
心律不正為籠統說法 心室纖顫最嚴重
心臟有四個腔室:左右心房(上半)及左右心室(下半),而心律不正泛指任何不正常心跳或心律,為本港普遍的心臟疾病,可簡單分為良性及惡性。良性包括室上性心搏過速(SVT)、心房纖顫等,較常出現於老人家或長期病患者身上,會衍生中風危機,但較少引致猝死。但惡性心律不正,尤其是心室纖顫則最危險。病發時心臟因紊亂心電,無法將血液有效泵送至身體各處,一旦未及時救治,短時間已可奪命。
35歲以下猝死多為先天性心律不正所引致
伍醫生續解釋,35歲以下的猝死個案多數為先天性心律不正,即結構性缺陷如心肌肥厚症、冠狀動脈異常、遺傳性心律病(突發性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 SADS)。當中常見SADS包括布嘉達綜合症(Brugada syndrome)及長QT綜合症(Long QT Syndrome),基因問題導致心臟細胞功能異常,出現惡性心律不正。而年齡35歲以上的個案則多屬於後天性病因,如冠心病、心肌梗塞、急性心臟病發等。
心律不正症狀易與中暑混淆 不適情況持續宜及早求醫
心律不正的具體症狀需視乎背後成因及類型,普遍會出現不規律心跳、心跳過快、胸悶、氣喘或作嘔,甚至會有暈眩、昏厥等情形;運動時的發作症狀因心臟負荷增加,會更明顯及頻繁。伍醫生指,「由於心律不正的症狀與中暑大同小異,一旦發現心跳有異,必須先休息;若當刻清醒且情況穩定,建議自行把脈並記錄下來;如情況持續,便須及早求醫,以免引致無可逆轉的後果。」
一經心電圖檢查及醫生診斷,確認為良性心律不正例如「室上性心搏過速」,患者可嘗試飲冰水、短暫閉氣,情況有可能得以緩衝;醫生或會處方藥物,以穩定病情或發作時服用。如出現藥物不太見效或副作用等較嚴重情況,便可能進行更詳細檢查及消融術,局部破壞異常組織。但是,針對曾出現惡性心律不正的患者,若無法解決成因或擔心復發,醫生或會建議除顫器植入手術,以保障病人性命。
心律不正需遠離運動?
運動猝死新聞令人聞風喪膽,心律不正患者或會因此有隱憂,甚至抗拒運動。伍醫生強調,「不運動長遠對心臟,以至整體健康只會百害而無一利。」無論良性還是惡性心律不正患者,皆較適合進行緩步、游泳等低強度運動,而且必須量力而為。若希望進行劇烈運動如馬拉松,惡性心律不正患者必須先與心臟科專科醫生商討。
心律不正患者同樣能進行適量運動。
由於不少心律問題也是間歇性出現,即便使用醫院儀器作24至48小時監測,若當刻毫無症狀,也難以判斷為儀器出錯還是真的無異樣。伍醫生建議,「患者自我監察可謂尤其重要,廣大市民該學會簡單把脈,或可善用坊間儀器、智能手錶等,記錄日常心律,有助求醫時作數據參考,更有效對症下藥。」他亦鼓勵有心律不正家族史人士更應及早篩查,因透過心電圖檢查往往已能看出一些端倪。篩查後平安無事便當作「買個安心」,若真的診斷出遺傳性心律疾病,也能及早治療和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