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不怕心臟病?!


近年,有關年輕人因運動導致心臟猝死的新聞屢見不鮮。心臟科專科醫生麥耀光醫生表示,年輕人猝死的個案大多與先天性心臟疾病有關,由於患者病發前可以毫無先兆,以至未能及早察覺病情而作出防範,當運動過度時,便有機會因心臟負擔突然加大,增加猝死風險,故提醒有家族病史的年輕人盡早進行基因測試及心臟檢查,由醫生評估後進行合適的對應治療,防患於未然。

40歲以下猝死 多屬先天性心臟疾病

麥耀光醫生解釋指,40歲以下人士心臟猝死多由先天性心臟疾病,如突發性心律失常死亡綜合症(SADS)引起。「SADS,其實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當中,布加達綜合症、長QT綜合症,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等也屬於SADS的類型,遺傳率高達5成。」由於SADS的病徵不明顯,患者難以察覺自己的心臟出現問題,一旦病發,又未能及時得到急救的話,數分鐘內便可致命,令人防不勝防。因此,麥耀光醫生建議有高危因素如家族病史或運動時出現心口痛、心悸等情況的病人,應盡快看醫生,透過基因測試、心臟超聲波、運動心電圖等診斷是否患上先天性心臟疾病,並加以提防。

年輕不怕心臟病?!

▲若患者屬於高危一族,則可考慮安裝植入式心臟除顫器作為危急關頭的保障。

植入心臟除顫器 預防心臟猝死

如果不幸確診SADS,麥耀光醫生指出,現時醫學界已有不少專門用來減低遺傳性心律病發生的藥物,可以預防病發;不過若患者屬於高危一族,則可考慮植入心臟除顫器作為危急關頭的保障。「心臟除顫器不但可以24小時持續監察心律變化,當偵測到心跳突然過快或出現心室纖顫的情況時,心臟除顫器便會輸出電流進行除顫,心跳便回復正常,預防猝死。」麥耀光醫生續指出,植入心臟除顫器的手術已發展得非常成熟,病人只需接受局部麻醉,在鎖骨皮下開一個細小切口,然後將心臟除顫器的電線沿靜脈血管放入心臟,並接駁至心臟除顫器,再放於皮下位置便可,手術成功率高達99%,且復原過程快,患者毋須過份擔心而抗拒手術。

最後,麥耀光醫生強調,運動雖有益身心健康,但亦要量力而為,若大家平時從無運動習慣,卻突然從事高強度運動,實在有機會增加猝發風險;至於患有SADS的人士,做運動前更要先諮詢醫生意見,制定一套合適的運動計劃,並避免進行過份劇烈的競技運動,便可重拾健康的運動生活。

年輕不怕心臟病?!

▲麥耀光醫生 (心臟科專科)